以下为蔡文胜先生演讲实录:大伙早上好,各位格隆汇的朋友好,非常荣幸今天来这里跟大伙推荐。
近期,由于美图上市是什么原因,所以极少出来一些公共场所。
我之前讲的都是跟网络有关的,今天格隆汇邀请我来,刚开始想应该讲什么,由于大家今天的主题应该是旨在港股,是跟投资有关的。
我想,其实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都是有关的,包含我一个人在网络十几年,其实干的事情,无论是自主创业也好,或者做一些投资也好,其实都是有关的。
主持人刚刚在介绍我,说我刚开始就成为了网络的主流,这句话是错误的。
假如刚开始一个人成为主流的话,他其实不可能在这个范围连续活16年。
人刚开始必须要有一个默默的时间,如此才能积累肯定的力量。
我就从这里讲起。
我大概是2000年进入网络行业,刚开始其实跟股票有关,而且跟港股也有关。
1999年以前,其实我都是做传统的买卖,1999年9月份,假如我没记错,应该是9月26号,我买了我生活的第一支股票,是在香港,盈科数码,当年代码是1186,也就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做的。
当时1999年9月份我买的时候是5.8港币,后来我是在2000年1月份卖掉,20块钱卖掉。
很幸运,由于刚好99年、2000年是网络的一个大泡沫。
它最高的时候是在2000年3月份,涨到28块,后来大家了解,就跌到几角钱,后来把5股拼成一股,才有今天的几元钱。
这个股票从1999年开始启动的时候只有一毛钱。
当时它创造了香港的不少记录,盈科数码过去回收0008号香港电讯,市值过去达到2000亿港币。
当然这个股票也是香港人最心痛的股票,由于让香港人几乎都亏了钱,这个股票是很有意思的。
这也是香港人后来不想听网络的故事,香港人不再信网络的创业,应该就是从这个股票受伤开始的。
我就是由于当时买了这个股票,为了看这个股票的信息,我才开始学上网的。
当时香港的价格,这个信息都很慢,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让我开始对网络很有兴趣。
由于我发现我从股票能赚到钱,由于我感觉网络太神奇了,我居然不需要去港交所,不需要去证券公司,我就能在网上可以下单,赚钱。
当时下单比较难,只不过在网上看信息然后用电话去下单,所以我就回到国内,在厦门开始网络的创业。
刚开始我瞄准了一个方向,是域名投资,由于当时看了两个新闻对我触动非常大。
一个是当时李泽楷成功将来,李嘉诚同样也进步网络,就买了个域名叫tom。
当时这个域名花了300万港币再加3%的期权,然后把这个买下来并包装上市,当时创造了香港的新股认购记录,这是第一个新闻。
第二个新闻就是当时有一个域名叫Business,中文意思就是商务的意思,这个域名当时卖出了750万美金,我就感觉这太神奇了,由于当时注册一个域名只不过220块人民币,我就感觉220块就能赚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这太符合我的胃口了,由于我就喜欢干那种一块钱赚一百块的事,一块钱赚五块的事实在太慢了。
所以2000年我就专注做这一方面,但那一年我是失败的,从两个方面来讲都失败。
第一,由于赚到盈科的钱,让我感觉做股票实在是太爽了,不需要每天跟人家交际,就看着电脑研究各种资料就能发财。
但后来2000年我几乎把赚的钱全部吐回去了,由于网络泡沫破灭所有人都亏了。
第二,我当时就狂注册了一千多个域名,想着注册完,就等着发财了!由于当时人家卖几百万、几千万,我想我一个卖50万就能了,结果一千多个,基本无人来问价,偶尔有一两个来问价,我都开50万,然后就没消息了。
那时候,大家都想通过股票、域名这么简单的方法来赚钱,我相信这是不少人的梦想。
所以2000年我又陷入到了一个很大的低潮。
我在检讨,发现注册的一千多个域名都是垃圾。
为何呢?由于域名的出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还是不收费的,后来真正商业化的拓展是在1991年到1992年,那时候就开始了第一批的抢注热潮,但那时候大多数好的域名基本都被抢完了。
到了第二批也就是1998、1999年,由于网络又带动了第二批热潮,把能注册的域名基本上也都注册完了。
等2000年我进入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域名肯定都是人家不要的,那能有哪些好域名?基本是没什么价值的域名。
但这事最后其实还是收获了我,后来我发现好域名虽然都让人家注册完了,但有些人可能就忘记交钱了,就会掉下来,后来我才理解到,是由于网络泡沫破灭,不少人也不交钱了。
所以2001年后我反而开始注册到好域名了,那时候我重新疏理了一下,以前我注册域名是买了一个英文字典,把每个英文单词都往下输,我也把中国的商标库给导下来,每一个商标都去看,后来当然全部没了。
后来我就自己打造了一个库,盯着这类域名,发现他们什么时间会掉下来,然后是否可以重新注册到,由于这已经是其他人认可的,其他人已经有价值的,大家可以重新拿到,有的刚好域名的价格也降低了,从220降低到110,降低到80块,后来大家批量的注册将来就60块钱。
所以从2001年到2003年,这时,我注册到了不少好的域名。
当然这里面也有无数多的方法,我在这里也给大伙推荐下。
当时不少人关注域名,全世界关注域名的应该有几十万人,在中国我估计大概有十万,跟我一样怀揣着梦想,期望天上能掉馅饼、可以发财的最少有十万人。
那十万人里面你如何胜出呢?举例,譬如我当时注册到FM365,这个域名是联想推出来的一个门户,当时他和这个美国的AOL在最高峰的时候一年拿了一亿美金出来进步这个FM365网站,当时的广告雇的还是谢霆锋。
这个域名在1999年十月21号注册,到了2003年到期了,联想也不做这个门户了,他们其实是提前倒在了黎明前。
中国网络的复苏是在2004年将来,联想在2003年就决定把这个门户舍弃了,也不交钱了。
当时关注这个域名想要掉出来,最少应该有10万多人都在关注,大伙都觉得他会在2003年十月21号过期,都要抢,但事实上前期就有一百多个注册商,不一样的注册商域名掉出来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当天到期就会掉出来,有些一个月后才会删除,有些两个月,有些甚至最长一年都不掉出来,所以10万个人里面90%人就等着2003年十月21号这一天要抢注,但他们办不到,这个域名的规则差不多要70天才掉,所以应该是在12月1号才掉出来,那如此就可能淘汰了90%的角逐对手。
只有一万个人了解是在12月1号掉,一万个人了解,我也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如何解决?正常的步骤是你查到可以注册,然后写下你的名字,你的地址,你的邮箱,这个步骤最快的时间要花10秒钟左右。
大家有经验的就把这个资料提前都填写了,然后提交,如此你可能一秒钟就能提交一次,这一定比慢慢的填写的更快。
然后如此又可以淘汰90%,一千个人也是如此干的,你还不可以保证你是最好的。
后来我就在想,当时是在厦门,那样这个注册总部是在美国,我从厦门到福州,福州再到上海,上海再通过太平洋电缆再到美国总部,这个肯定非常慢,所以我就在上海租了一台服务器。
我从上海发出这个指令,如此我又淘汰了90%的人,只剩下100个人跟我如此干,这一百个人你还不可以说你是最好的,那样这里面其实还是可以提升的,如何提升?后来我发现几个小事,我发现填写的这类资料大概要花50个字节,后来我发现这个信息事后其实是可修改的,所以我想我名字做什么写蔡文胜,所以我名字就填写一个1,我的地址也是1,我的邮箱是1@COM,如此我的信息可能才5个字节,那我如此肯定比人家更快,我就如此干了。
第二,有一天我在提交的时候,我提交的时候反馈一个信息给我,他说你的注册不成功,由于DNS不对,就每一个域名注册都要配一个DNS服务器,相信所有些人下一个动作就是填上正确的DNS再提交,当时我就琢磨,我想既然要验证DNS,证明他要有如此一个环节,那我是否可以不填DNS,他就少掉一个验证的环节,所以我就把DNS删除提交,居然成功了。
这里面的小事至少不下于十个或几十个,其实是有如此一个关注细节的过程才会叫你在角逐中崭露头角的,我可以骄傲的讲,在当时只须任何域名掉下来,我一定是前三名能拿到的。
今天好域名还是财富,徐俊的game刚作价一亿入股游戏矩阵徐乐的公司,而uber也是换了2%的股份的,所以域名抢注目前还在做,目前的服务器都是放在中科院抢注的,由于中国的域名总部是在中科院。
第二点,2000年到2004年我一直就留在厦门做这种事情,身边只有几个职员,我刚进入网络的时候我连打字都不会。
2000年当时就在网上招了第一个职员,是武汉人,是个程序高手。
在网上我跟他交流,就把他忽悠到厦门,他当时一个月只有2000块薪资,我说你到厦门跟我,我保证你赚5倍,所以他成了我的技术职员。
其实我也挺怀念那个日子,由于那个日子比较轻松,但那时候让我对中国网络有一个深入的认知,由于我通过一个域名就开始把中国排名前一万名的网站都知道透了,知道搜狐是什么问题,新浪是什么问题,他们为何做的好,这时其实奠定了我一个非常不错的基础,包含不少人都不了解新浪是如何创建的,他之前的域名叫richwin四通立方,可能全中国不到10个人会了解其实他更早的域名是srsnet,由于那个域名掉了,所将来来才改成sina。
还有无数的故事。
那我要说的就是前面这四年其实是我卧薪尝胆的时期。
有一个法则叫一万小时法则,我感觉这是很对的,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需要要有一万个小时的训练,这个其实也会决定你将来会成为何样的人。
大家再举例,譬如巴菲特,不少人都想学巴菲特,为何先不从他的学习力学起?巴菲特在1955年回到老家奥马哈那个小镇的时候。
当时美国大概也只有三千多个股票,但巴菲特把三千多个股票所有些财报全部都知道的一目了然,只须哪个问他,他都能给你说出这个财报的闪光点和不足等等每个方面,这也奠定了他可以迅速的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后来2004年我去了北京,我就创建了265,2008年我把它卖给了Google,2004年到北京很幸运,得到了IDG和Google的投资,2008年卖掉是两千万美金,当时感觉已经很好了,目前回头看真的是太实惠了。
后来,我有个朋友在我卖掉将来也创建了一个叫2345的导航网站,后来这个网站卖给了A股公司,目前这个企业的市值是几百亿人民币。
我不后悔实惠卖掉,我了解生活需要要有不同阶段的成功。
由于卖掉了265,我又回到厦门,当时已经在北京开始有点乳名气,2007年以前实话讲,我是没什么知名度的,2008年有点乳名气,找我的人愈加多,后来我又选择回到了厦门,这也才能创造出4399游戏跟美图秀秀。
在2004|2008年这个阶段我还开始做了一些投资的项目,天使投资,包含58,2005年的时候我投了50万人民币,这个回报目前应该是几亿美金。
暴风影音也是2005年投的,当时投资是180万人民币,目前回报也是几亿人民币。
上面这两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投资是需要时间的。
不少人目前已经看到,譬如我感觉暴风跟58是非常成功的,但两个都是2005年投的到目前,整整十年的时间,这也是为何大多数的基金无论是IDG、红杉他们都不会赚到不少钱是什么原因,他们熬不住。
全中国所有些VC加起来赚到的钱都不如一家公司赚的多,就是南非一个叫MIH的公司。
当时南非公司MIH是2200万美金从IDG跟盈科数码手里接走腾讯45%的股份。
IDG当时为何卖,我过去问了IDG的周全,他说,小蔡,大家是从1996年成立IDG基金,到2001年手里一百多个项目,我要给LP一个交代,已经有六年了,当时可以回报最好的就是腾讯,所以只好卖掉腾讯。
就像你买了不少股票,你需要钱的时候总是把比较赚钱的卖掉,把那些暂时亏的反而留着,这是人性。
所以IDG,包含李泽楷就把腾讯给卖掉了,大家了解MIH目前还有多少,2000年开始投资,他目前还持有34%腾讯的股份,据了解上市到目前一股没卖,根据腾讯今天两万亿的市值他应该是差不多七千亿港币。
全中国所有VC包含后面新创的所有加起来,他们有赚到7千亿吗?我估计是没的。
所以这里也是给我非常大启发,一样的,2005年、2006、2007年,我其实投了差不多有七八十个项目,后来也在检讨,真正能叫你赚钱的就是两三个公司,两三个股票。
同样我一个人也有错,通常都是把赚钱的先卖掉,所以投资有时肯定是要反人性的。
当然这也说明一点,假如用投资基金的方法去做投资,一般不会好,同样你去买基金商品也不会叫你赚大钱。
非常简单,由于基金经理更多想的是管理费,他只须管理费就能了,巴菲特过去说过一句话,你一个人是一个百万富翁,你去听那些乘公交上班的股评家剖析,你会发财吗?那同样你的钱你交给基金经理,他就是为了赚管理费,你可以赚到不少钱吗?挺难的。
同样我一个人有一个原则,假如刚开始有不少出名的天使投资人投的项目,我都不会参与,我感觉肯定不会成功。
譬如我跟李开复、徐小平大家过去有一个天使会,大家成立了一个基金,里面投的项目没一个成功的。
为何?非常简单的道理,第一,大家都感觉大伙都投了,大伙都会去帮忙,我就不帮忙了,那些拿着大家这类大佬的钱,他们一直以为大家会帮不少忙,其实哪个也无法帮不少忙。
第二,一个东西能成功,就像今天你去看,不少人都说没买腾讯,那些基金都说没投资腾讯和百度,错过了!实话讲,当时你们如果投了,他们也不会成为今天,由于最后赚钱的肯定是少数的。
所以大家目前去看,所谓的白马,大伙看了解这个企业的时候,其实这个公司已经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了,由于你已经可以用手指头算出它的PE每个方面。
投资真的是需要远见的。
那什么是好的投资呢,我感觉巴菲特我还是很崇拜的,他投资的道理是有些,就是买消费类商品,所有些东西都是围绕消费品,巴菲特的逻辑是什么?他在喝可口可乐他就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他在嚼箭牌口香糖他就买箭牌口香糖的股票,他在看华盛顿邮报就去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这其实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今天唯一的差别就是消费品在改变,由于大家慢慢不再看报纸,大家的报道有更多的选择了,目前的口香糖千奇百怪,目前的消费品变成什么了,你在刷微信你就快点买腾讯的股票,你在用美图秀秀你就应该买美图秀秀的股票,你用小米手机就去买小米手机的股票,这其实就是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其实消费品已经从实体转到虚拟了。
30年前,由于我是70年生的,我那时候我记得10岁以前我是穿不到新裤子的,我的裤子膝盖要补,屁股也要补,都是我哥哥穿过了,我妈给我补一下我再穿。
所以那时候大家那个地方创业者,安踏他就做鞋给我,七匹狼做衣服衬衣给我,就肯定发财,由于那时候物资匮乏。
后来大家为了改变生活大家喝水,所以娃哈哈卖水给你,为了吃的便捷,所以康师傅卖你便捷面,康师傅就发财了。
后来大家感觉老宅不好,所以万科、万达就做了一大堆房屋给大家,这类人在不一样的阶段都发财了。
但到了今天,大多数的物资其实都是过剩的,所以这也是为何这类企业目前不太好是什么原因。
80年代、90年代为何日本电器索尼松下挣那样多钱,而为何目前又亏钱?由于他们把效率提升到极限,最后其实肯定是亏钱的。
以前大家穿衣是由于必须要保暖,目前不是由于这个缘由,是为了时髦或者其他方面是什么原因,以前也都是穿破了才去换。
日本人做的家电,说实话假如由于用破你才去换,你一百年也不会用坏,所以他会进入破产阶段,所以一个新的消费品,虚拟互联网出来了,大家把更多的娱乐放到了虚拟上面。
以前男性赚钱了就泡夜总会,所以当时北京的天上人间每个城市的夜总会都发财了,目前男性时尚到网站、映客、陌陌上去看直播,它其实就是网上的夜总会,所以这是一个虚拟的消费品升级。
另外一个升级是什么?同样是这类实体公司,他需要有情感的需要,目前有句话说的非常不错,代表大多数女孩,也代表25岁以下男孩的消费需要,三句话:爱美,怕死,缺爱。
这几乎是目前所有消费的重点,你只须围绕这三句话,围绕这三个去做消费品都是对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图秀秀为何这么多人用,由于所有人都爱美。
你们去看看目前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大多数都在训练身体,在跑马拉松,由于都怕死。
为何大家的社交互联网目前这么时尚,由于目前的孩子除去学校就是家庭,应该是缺少爱的,所以他们要在网上找各种各样的爱。
刚刚大家说的从消费的角度,大家其实一样是可以看到,那样你们就会说腾讯的股票已经那样贵了,大伙都说股票那样贵,如何解决?第一这么贵了他还会再贵,你看香港股市,有个非常搞笑的地方,大多数公司喜欢把股票不断拆分,拆成几角钱,就是由于他抓住了人性,大伙都贪实惠,不想买贵的股票,却不了解好东西就是贵的。
好东西你感觉贵的时候,其实是由于你买不起,当你有了钱肯定还去买,但你由于实惠去买一个东西,你卖不出去的,你只有找到一个人跟你一样贪实惠才能把这个东西卖掉。
所以你买到贵的不需要担忧,你会喜欢,其他人也会喜欢,你看到好的东西,你买不起只不过目前没钱,但咬咬牙买下来,没钱可以先买一半也没关系,但假如你贪实惠,你必然会买到更实惠的东西。
大家都在说目前非常难再出现BAT如此的公司了,但我觉得肯定还会有新的大公司出现。
目前不少人就有一个逻辑,BAT是干什么,就是做网络。
错。
大家了解中国最早的网络就是三大门户,网易、搜狐、新浪,你了解在12年前,也就是2004年,有哪个会了解BAT会崛起吗?在北京当时我记得非常了解,技术职员都不想去百度,由于大伙不看好。
腾讯、阿里也差不多,都是算第二梯队,但这十年过来,他们三个成为最强者。
同样的道理,你觉得他们三个将来就是最强的吗?不,必然会有新的去打破他们,你就需要找到他们。
那就有如此一个启发,那个新的颠覆者要拥有那些特征呢?第一,大家去看网络的进步,我感觉网络的进步就像一百多年前的电力进步是完全相同的。
大家了解电的诞生是1895年爱迪生在纽约第五大道开的世界上第一个电厂,发电机是英国人创造的,但美国的爱迪生创造了电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厂它可以集中供电,这家公司也是今天的GE,GE公司就是如此由来的。
当时电力刚出现的时候,就像大家十几年前看网络大家都感觉挺神秘,当时GE出来的时候,大伙都感觉电力公司就是老大,但GE并未成为当时比较赚钱的公司。
目前的Google、facebook,雅虎、苹果他们就像一百多年前的电力公司,中国的BAT也是,那些陆陆续续在做基础建设的,将来真正赚钱的肯定不是他们。
譬如有了电,整个世界产业都发生了变化。
福特就由于有了电站,1920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线。
以前德国人做一部汽车大概要花10个人工花半年时间才敲出一部汽车。
但福特的汽车流水线非常简单,生产汽车的效率很大的提升。
他卖T型车,当时在德国卖一部车子大概需要五千美金,他卖500美金。
T型车从1920年存在大概到1970年,所以福特成为了美国最富有些人。
那有了电大家可以创造什么,创造电冰箱、电风扇、电视机、收音机一大堆电器,这类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而且在电的基础上创造这类的,都成了最有钱的人,更不是之一。
他如何改变大家的?譬如你再看电冰箱在进步,他其实就改变了当时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
大家了解波士顿是一个美国有钱的城市,大家路演都要去波士顿,由于那边人非常有钱。
波士顿最早靠什么起家,靠捕鲸鱼,运冰船这两个产业起家。
捕鲸鱼是为了做蜡烛,运冰船是把冰运到欧洲储存食物,但有了电创造将来,这类行业都消灭了。
譬如电熨斗。
为何大家今天有男女平等,就由于有了电熨斗的出现。
为何呢,当时一个女性一天大概要花8个小时做家务,其中2到3个小时在烫衣服,后来有了电熨斗,女性的家务工作时间变短了,女性也可以走出家门去工作了。
正由于走出家门工作,才开始有了经济独立,有了经济独立也就能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
这个时候你再看香奈儿包,目前不少女性都在买她的包,但香奈儿它真正厉害的不是它的包包,而是她的创造性。
当时女性的裙子都非常长,她们出来工作后都感觉不便捷,后来香奈儿在巴黎,她就把裙子剪到膝盖这里,当时这是她第一个如此干,后来也就成了今天职业装的起源。
香奈儿还创造了什么,她还创造了运动装。
为何她会创造这个,由于她有个情侣是俄罗斯人,一个作曲家,只有俄罗斯人穿秋裤,她从这里得到启发,把秋裤加了两个口袋,就成了今天的运动装。
其实我在说这类比喻,也是在说至今网络所有都好,BAT,facebook也好,都把基础建设都搭好了,就像大家30年前的中国经济腾飞要先修桥造路一样,但那些修桥造路的可能不是比较赚钱的,你去买A股里面的那些高速公路,你不会赚钱,一样的,网络下面进入下一场,就是必须要用这类基础建设做出创造,这类创造者就是颠覆者。
举例,譬如Uber,Airbnb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这两个公司严格意义上并非网络公司,Airbnb的开创者只不过个设计师,Uber的开创者更不是网络公司出来的,是做投行的,但这两家其实就是借助网络去颠覆大家现有些东西。
他们这两个颠覆的为何会比较快成功?是由于这两个体量特别大,一个是车,一个是房。
将来其实还有太多可以颠覆的,你们去想想,譬如房屋为何可以如此做,为何必须要一房一厅,2室1厅,一个厨房,一个客厅,一个厕所,为何必须要如此?为何不可以是其他样子?这里面其实都可以考虑,你看大家的会议室。
之前大家去香港,看到香港的公司都会有一个会议室,但那个会议室的借助率我估计平均下来一天估计也就一次。
其实香港是一个地价蛮贵的地方,为何不在设计里面调整share一下呢。
我要说的就是将来其实所有些东西都是可以被颠覆的,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方向。
颠覆者第二是要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东西。
其实美图是什么?当时大家做美图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女生可以修脸,当时其实就是做傻瓜化。
由于大家了解要修图就必须要用Photoshop,但它太复杂了,大家其实就是把它傻瓜化。
这个傻瓜化也非常简单,譬如你要修双眼,你要进到Photoshop后台,调这个参数,调什么参数,这得多专业才行啊?其实干吗要那样复杂,你不就是要把双眼弄大吗?其实就是要把双眼弄大,无非是小大,中大,大大。
那干脆我的技术就先把这个模型调好,然后叫你选择,一键修复,这就非常简单的逻辑,这就是最开始的美图。
当然美图后面已经优化了东西,但切入点通常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样这个公司跟这个商品将来就可以得到巨大的进步。
第三,就是可以颠覆大家原来的这种商业模式,大家的运输渠道的。
譬如小米,小米为何成功,我目前还是觉得他成功,雷军他目前只不过在成长的路上有一个暂时平台期。
非常简单,联想当时要卖一台手机,要找一大堆的市场调查职员去调查,然后要生产两百万台,然后开始广告铺途径,整个过程太复杂了。
雷军把中间全部砍掉,他不需要调查职员,在微博发一个大伙需要哪种手机,一大堆人给他反馈,这个比调查更有效。
第二,他必须要生产多少台让大伙看到,大伙说要买一百万台,他还不放心,那你们一人交50块定金才下单。
下完单将来开始开卖,他也不通过途径,就直接从厂商发货给你,这个过程少了多少成本?我感觉雷军这个人真的很棒,他前面三年其实都在网上卖,这个效率是特别高的。
只是后来他想卖更多,卖个一亿台,两亿台,所以切入传统途径,才把自己变重了。
有了这个思路,你再看娃哈哈他卖水。
他牛在哪儿,不就是他做的广告和他铺的途径,就这两个强。
那大家为何无人就拿大家这里的水在网上打品牌,去掉中间商直接批发去卖,一瓶水一块钱?说实话,你在村庄卖1快钱的价值中,娃哈哈大概只拿到3毛钱,7毛钱都被中间商拿走了。
那大家为何不做一个APP,让每个村庄的小卖店就下一个单,要十箱、二十箱,然后再送到,可以弄个微信、支付宝付钱,也不需要给什么Supply chain、金融之类一大堆的东西赚钱。
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空间。
最后我想说说,也是昨天大伙关注的特郎普当选。
确实让不少人暴跌眼镜,由于大多数的精英大多数的主流都没想到特郎普会当选。
这其实也说明不少问题。
第一层意思,大家目前大多数人听主流建议。
其实所谓的主流所谓的精英未必可靠,由于他代表不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吃瓜群众。
所以这是一个颠覆了的想法,昨天其实又有第二层意思,不少人担忧的是股票跌了,后来其实美股居然涨了,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大家都要找问题,这说明大伙也同意了特郎普。
世界都在变,特郎普他也在改变,所以刚刚有嘉宾说今年是黑天鹅湖,我觉得不是,由于这已经成为正常状态。
这世界变化太快,没什么所谓的黑天鹅,其实下面每一个月乃至天天都在发生这种事情。
我记得2008年大家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一个月后也无人提到。
今天再大的事情这个消息都只能存在一两天,我估计一个星期后无人再去议论这个事情了。
缘由也就是由于信息太多,所以黑天鹅其实也会慢慢的变收获像白天鹅一样频繁。
第三层,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当时主流传统媒体去猜希拉里赢,他们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但为何社交媒体包含Google、包含facebook也会感觉希拉里会赢呢?昨天两点我看到一张统计图,这张图是说,假如只统计十八岁到25岁这个年龄群的投票,那样希拉里是以504VS23的绝对优势胜出。
我了解了一个道理,你看为何主流包含我说的社交互联网,由于大家社交互联网做一个调查,普通的信息是想表达建议的那部分人的信息,所以这个调查大多数是错的。
假如你从哪儿听到什么媒体在互联网上做的调查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我觉得大多数是错的,由于那个只不过代表那帮想表达建议的人的看法。
所以在美国18到25岁几乎全部是支持希拉里的,就是压倒性的赢了川普,于是就会形成社交媒体都觉得希拉里是会赢的,但最后才了解是错的。
由于中西部的那些中老年人根本不表达建议,也不参与调查。
英国的脱欧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时主流的媒体都报道不赞成脱欧,由于都是青年在表达建议,那些老年人都是沉默的。
这也是很悲哀的事情,悲哀在哪儿,所有些重大的决策其实都是为了青年,但投票结果都是由老年人来决定青年的将来。
最后我想说的,由于大家都是做投资的,投资真的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不需要跟哪个交际,也不需要太多的应酬。
把这个事情做好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成功不会那样容易,需要要花肯定的时间去研究调查,可以有独立的考虑能力才有机会成功。
所以在这里也祝大伙可以成功,成功完了也能像格隆那样,有肯定的情怀,可以对社会做出推进,如此你的生活就会很完美,谢谢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