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创业人物 » 正文

女版褚时健:从身家千万到沦为阶下囚,70岁第三创业,80岁资产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2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804
核心提示:吴胜明摆出年轻人拍照时的pose,逗乐了别的人  去年一位近80岁高龄的老太太,在微博上红了。...

吴胜明摆出青年拍照时的pose,逗乐了别的人  去年一位近80岁高龄的老太太,在微博上红了。

在微博上输入她的名字,有关微博有19781条。

  有些把她列为财商领袖,推荐她的传奇生活,感慨她过去辉煌到天上,又过去落难到海底;有些说她是公益达人,12月初,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就是由她发起;  一份整理10年来出狱的企业家18人名单中,她也在列:2003,吴胜明,个体户。

同一名单上还有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健力宝前董事长张海、创维开创者黄宏生、德隆系开创者唐万新等。

而她,是唯一女人。

  她叫吴胜明,一个已经年过八十的老太太。

  她的生活,跌宕起伏。

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结婚以后的小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从扫卫生间到创实业、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无常。

两岁时妈妈远走台湾,初恋被棒打鸳鸯,老公无情背叛,女儿绝望自杀。

  她生活最辉煌时和最落魄时,都和郑州紧密有关  因投机倒把等罪名,她入狱18年,出狱后在郑州靠打扫卫生间保持生计;生活跌入谷底时,郑州人一声吴老师的称呼,让她重拾尊严,温暖到今天  在网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时健辉煌一时、跌入牢狱、古稀创业、重归富有  她到底是如何一个人?是否如网上所传那样坎坷、传奇、励志、富有?她与郑州的短暂交集中,还出了什么事故事?  12月9日,大河报记者辗转联系上吴胜明,听她讲述从不向命低头的不听话生活。

  跌宕之痛  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结婚以后的小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  古稀之年,从扫卫生间到创实业、做公益  网友慨叹:从她和褚身上,了解什么叫不晚  吴胜明天天穿梭在西安的街道上,步履匆匆  @王树彤:吴胜明老太太的创富历程,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晚年东山再起的老先生褚时健。

他们的历程都充满了坎坷和传奇,也给了大家这类后辈克服困难的勇气。

吴老太在节目中谈过去的时候说一口的吴侬软语,说实在的我听不太懂,但她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柚子茶姐姐0:又一年过去,总有年龄逝去的恐慌感。

又读了一遍吴胜明的故事。

也只有从她和褚(褚时健)的身上,才会真正了解什么叫不晚  随意在微博上搜搜,如此的评论可以找出很多。

不少人都不了解吴胜明,但褚时健却如雷贯耳红塔集团前董事长,因贪入狱,出狱之后,以75岁高龄创业,隐身云南哀牢山专心种橙。

10年功成,昔日烟王变身橙王。

  12月9日,大河报记者在陕西西安一家养老院,找到了在这里担任院长的吴胜明。

她不承认了女版褚时健的评价,由于她虽然也是出狱之后,以74岁高龄再创业,但并没像褚时健那样,能把褚橙卖得风生水起。

  不过,我最敬佩的中国企业家,是褚时健。

吴胜明说,自己这一生,有坎坷有传奇,不断失去、不断奋斗。

  逃婚出来的大小姐,白手起家打拼成千万富姐  一位命多舛身世传奇的女人,《鲁豫有约》对吴胜明的专访开头,曾如此描述。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个富贵商贾世家,妈妈在她两岁时改嫁到台湾,吴胜明由祖母带大,性格独立又不听话。

当时,她极少出去玩,常常在自己家里铺子里,看长辈们忙药铺、米店等买卖,经商的种子,悄然埋入心中。

  12岁时,吴胜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门亲事,她不认可。

1949年,她16岁,找机会逃了婚。

为了生计,曾寄人篱下做过小保姆。

  买卖场上,吴胜明的故事也颇为传奇  她回忆说,1952年,19岁的她和初恋男朋友遭遇棒打鸳鸯散,她离得远远的伤心地,只身远走。

后来一个人闯荡上海滩,白手起家,从开小卖部到经营商场、餐馆。

2000块钱创业,到1984年前后,已创下2000多万元的资产。

吴胜明平静地说起当年。

上个世纪80年代,万元户已经是先富起来的人,2000多万元对不少人都是天文数字。

她穿梭往来于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四川南充等地,业务遍及大江南北很多省市。

  日常,她一掷千金,相当奢华。

吴胜明还记得女儿在郑州过10岁过生日时的盛况,几乎全校老师和同学都来了,最后摆了四五十桌。

当天,请客连同给贫困的同学每个人发20元红包,花费近20万元。

在上海,那时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

到今天说起,吴胜明仍有出人头地的自豪感。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八零后吴胜明仍在不断为梦想打拼。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八零后吴胜明仍在不断为梦想打拼  赚钱靠智慧也耍方法,相信资金是万能的  一个女子,白手起家,怎么样挣得数千万资产?吴胜明说,可能和经商的遗传基因有关。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领带之乡。

有2000多年历史的嵊州,商业传统绵长,并在清代中后期鼎盛一时。

从小耳濡目染,跟长辈学做买卖的吴胜明,学到两种完全不同的买卖经:祖父心善,诚信经营,时常做好事施舍没钱人;爸爸刁滑,譬如卖米时,增粉,喷水,只为多赚钱。

  改革开放之后,吴胜明紧跟时尚,渐渐做起了倒爷。

她到广东等地很多购进收音机、布匹等紧俏产品,再倒到西宁、西安、郑州等地销售,赚得生活第一桶金。

  当时,老百姓多穿棉布,穿棉纶布是时髦。

不少商人倒布赚钱,她是其中之一。

批发布料,论斤卖,其他人都抢着挑重的,我不抢,等着要他们挑剩下的。

大方背后,是吴胜明心里有数的精明她发现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轻的是大块布。

老板看她不抢不挑,货底儿全要,夸她人好,主动再给她打折。

底价买来布后,吴胜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罢上衣、裤子,再用布头做孩子衣服、拼单子,卖好价格。

  1985年夏季,无权经营汽车的吴胜明,通过疏通关系,拿到了进口48辆高级轿车的计划,获利几百万元。

  有钱能使鬼推磨,疏通关系要烧钱,再赚更多的钱,能赚的钱必须要赚。

那时,吴胜明相信资金是万能的。

  资金变成手铐,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女儿  相信资金万能的人,为了资金而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非常可能走向万丈深渊。

不考虑所有忙赚钱的吴胜明,非常快尝到了苦果赚到的钱,变成了冰冷的手铐,她失去了自由,还有家和孩子。

  警方发现了她投机倒把、合同诈骗等违法证据,52岁的吴胜明被抓。

1986年年底,被判死刑,后改判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她一次次努力争取减刑,最后服刑18年。

  在她入狱后,家也发生大变故。

小她7岁的老公,和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对她打击最大的,是女儿的绝望自杀。

  吴胜明42岁时,历程几次流产后,很不容易有了这位宝贝女儿。

她入狱后,女儿寄人篱下,跟着亲戚生活。

女儿怀着一线期望,等母亲出狱。

孩子16岁过生日那天,首次听说母亲被判无期徒刑,以为再也等不到她,绝望自杀  她得知女儿死讯,已是两年后。

那是吴胜明记忆中,最后一次痛哭。

她藏好刀片,要随女儿而去。

是女儿一个特殊的遗愿,让她坚强活了下来办养老院或孤儿院,让孤单的母亲和像她如此的孩子,有一个安身之地。

  吴胜明微信里的个人照片  郑州二七区西陈庄前街  她打扫的公厕现在已拆,留给她的小屋落锁已多年,这里的人还记得爱干净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出狱后被郑州人收容,她难忘一无所有时那声温暖到今天的吴老师,她说: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硬币扔进铁罐叮当声,让老太太心里震颤  2003年,吴胜明70岁。

古稀之年,走出牢狱,她孑然一身,四顾凄惶,被安排到户籍所在地郑州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当起了公厕保洁员。

  从郑州火车站向北,或从二七纪念塔向西,约1公里,有个西陈庄,是郑州闹市里的一处偏僻地。

  西陈庄前街,是一条窄窄的街道,人来人往,路两边门店林立,耳边传来各种叫卖声、火车的轰隆声和二七塔的钟声  街道尽头,有一处不起眼的公厕,一位老人,守在公厕门口,安静地打着毛衣,对周围的嘈杂毫无所动。

一个身影闪到公厕门口,随手扔出两枚1毛的硬币,投向门外桌上的铁罐子,叮当当,老人的心应声揪紧,不由得双臂紧抱,身子微微发颤。

  她害怕这声音,感觉自己像个乞丐;她又盼望这声音,投向铁罐里的钱,是她当时的谋生之本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间。

  这位老人就是吴胜明,西陈庄前街这个公厕,是她生活最低谷的安放地。

  2003年夏季,服刑18年后出狱,吴胜明回到郑州铭功路街道办事处西前街社区(目前的西彩社区)。

多年前,她做买卖时落户在郑州。

  70岁的她不愿去养老院,在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员工帮忙下,当起了公厕保洁员,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当年住过的公厕二楼还存放着她的部分用品  现在,西陈庄前街熙攘依然,经过扩路改造,她当年打扫的公厕没了踪影,路边那棵老槐树,依旧枝丫遒劲,朝着天空倔强成长吴胜明的家还在。

街道西头,循着西陈庄前街97号门牌,拐进一排低矮房子的胡同,有座两层小楼,楼下是公厕,楼上落锁多年的小屋里,存放着她的东西。

  东西在,可爱好几年没回来过了。

西彩社区主任孙小仙,还和吴胜明维持联系,三无老人吴胜明,是她关注的对象。

她只了解他们在西安,听说过得还很好。

  吴胜明?我记得,她目前有事儿还会给我打电话。

原铭功路街道办事处人民武装部部长、现为二七区交通局副局长的邵书平,对这位老人也印象深刻。

  邵书平回忆说,吴胜明从2006年开始在各地奔波,之后离开郑州。

  现在,西陈庄了解吴胜明的极少,想起来了,之前在这儿打扫公厕,是南方来的老太太。

人随和,爱干净。

环卫工贾世清叫不出老人的名字,却对她记得了解。

  当年的公厕保洁员,现在是西安街头俏老太  这不是打扫公厕的那个老太太吗?偶然看电视,西陈庄前街商户顾先生有了意料之外发现:屏幕上,一张熟知的面孔,老太太衣着光鲜,讲述我们的坎坷历程,开导创业路上迷茫的青年人像,可衣着、神态,与当年判若两人。

  是她吗?  是我。

12月9日上午,西安明光路裕华老年公寓,端坐在办公室桌椅前的吴胜明笑着说。

现在的她,打扮得非常俏丽:大红圆顶坤帽,粉色丝巾,长款黑色毛领大衣,牡丹绸缎长袍、紧身打底裤。

紫色眼影,桃粉色的口红,闪闪亮的五星水钻耳环。

戴着海水蓝大戒指的手,不时摆弄一下新款的三星手机。

起身走动时,咖啡色的小短靴轻轻敲打地面,哒哒作响,有种老上海的华贵和高雅。

  办公室桌椅旁的挂历上,有吴胜明的靓照。

她的手机里,这种照片存得更多,穿长裙、戴墨镜,摆POSE,80岁了?没人肯信。

我常常说我是八零后。

吴胜明笑语里满是自信,我爱美,美也是一种正能量!  爱美,是她骨子里就有些  在郑州当公厕保洁员时,没钱买护肤品,她就用1元钱的孩子霜;淘来实惠的眉笔、腮红,化个淡妆;没香水,就喷花露水。

  现在,条件好了,她天天化妆,还随身携带兰蔻化妆盒,随时补妆,包里还有多个项链、戒指的首饰盒,依据衣服颜色、款式时常变换。

  2010年,同意电视专访时,吴胜明聊到出狱后再度打拼,据了解又有千万资产。

现在,记者问起,她说,最好不要再说她有千万资产的事儿。

由于,不断有人打电话让她援助,可她其实真的没那样多钱。

她说,这家老年公寓是其他人办的,她只不过打工,每月挣薪资。

  她的其中一张名片上,印有两家企业的名字。

但她告诉记者,一家公司交给其他人收拾了,一家转租了。

  装扮讲究的吴胜明,描述起我们的住处,说:非常乱。

记者提出能否去看看?她笑着回绝,别看了,就给我留点儿面子吧。

  吴胜明步行穿梭在西安的街道上  感谢郑州,在我无家可归时收容了我  来,喝茶,这是我一个人配的龙井加桂花茶。

见大河报记者从郑州来采访,吴胜明热情地招呼着,乐呵呵对旁人说:我的娘家人来了!  看了摄影记者在西陈庄前街拍的照片,她说:非常亲切。

  郑州人对我有恩。

吴胜明说,感谢在我无家可归的时候收容了我。

  她到今天记得,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员工对她的好:帮忙安置工作、找房屋、申请低保等,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那时正值夏季,见屋里没空调,邵书平还专门买了台电扇送来,临走交代:吴老师,有什么困难就找我。

  他们都叫我吴老师。

刚从监狱出来的吴胜明,对这种称呼倍感温暖。

她说,感觉到了人格上的尊重。

  最困顿时的温暖援助,让吴胜明感激到今天。

  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她说,听到有人说河南人如何不好,都会忍不住反驳:我遇见的,都是好人!  时隔多年,现在一身俏打扮、担任老年公寓院长的吴胜明,追忆那段打扫公厕的历程,说,生活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内心饱受煎熬  从千万富姐到阶下囚,那18年,是如何过来的?不少人问过吴胜明同样的问题,她却不愿再多说。

提到的只有两件:在监狱里掌握了织毛衣,还写了几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18年牢狱生活结束,当年的大姐大,守在郑州一条偏僻街道的公厕门口,搁一个小铁桶收钱,听着如厕人施舍般把硬币扔进小铁桶的声音,响一次,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时候我就如此,不敢看人,低头打毛衣到今天,回想那种声音,吴胜明仍感觉心里发颤。

  知恩图报,我想为郑州做点好事儿。

吴胜明畅想着,等条件成熟,可以回郑州开养老院,更易达成的是拓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救助,大家刚在西安救助了一批孩子,有基金会帮忙。

  吴胜明与老年公寓的老人聊天  走过生活的低谷和寒冬,她高雅地走进又一个春季  她乐观地过好每个今天,不断为梦想打拼,八零后老太太,做公益也是创业。

  失去了千万富姐的优越感,失去了家和亲人,吴胜明了解,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她唯一还没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气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的八零后老太太吴胜明,在生活第二春中,仍在不断为梦想打拼。

  现在的吴胜明,非常忙。

  她不时接听电话,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儿,不到两天,接连约见了三拨人,还常常出去参加活动。

  12月十日上午,西安从事食品批发的王素梅和中华字画家协会实行副主席李保瑞,专程给吴胜明送来书法礼物大爱无疆。

两年前,李保瑞旅美时就听说过吴胜明,回国后一见,感觉非常投缘,对吴胜明大把年龄还忙创业的精神,由衷敬佩。

  吴母亲人特别好,非常慈善。

王素梅说,和吴胜明认识几个月来,了解吴母亲历程坎坷,一生奋斗,也见过她对老年公寓的老大家好,还去医院看望被救助儿童,是个有大爱的人。

  当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划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女性赶来,说有企业计划和吴胜明合作拓展公益活动,约在咖啡馆见面  第二天上午,吴胜明又来到朱雀大街一写字楼参加活动。

屋里有吴母亲爱心会所的牌子,还有一家基金会西北区域爱心工作站的标牌。

几个人围坐在吴胜明周围,听吴胜明聊着下一步拓展公益活动的计划。

该爱心工作站主任代女性,和吴胜明结识3年,现在在联合搭建爱心平台。

  我只和诚心想做好事儿的人合作。

吴胜明对周围人强调说,畅想着在社区拓展老人服务项目,改变老人处境,也让志愿者有所回报。

  吴胜明的办公室桌椅上,有一个最好看的心灵志愿者吴胜明的奖杯,标注日期为2013年十月16日,是一家基金会先心病公益救助专项基金颁发的。

吴胜明的名片显示,她是该专项基金会的荣誉主席。

  这位80岁的老人,也多次以励志形象亮相荧屏,讲我们的坎坷历程,从千万富姐到一无所有,从不舍弃期望,一大把年龄仍在打拼,来勉励别人。

  前不久,她被邀请到上海一家用电器视台参加节目,给青年指点迷津:有个男生大学毕业,爸爸妈妈想让他做公务员,他不想,想自主创业,经营放心菜,后来房租一直涨,保不住本,不了解如何解决吴胜明给他们指了出路,协调关系,让男生去海南进步。

  你扫一下微信二维码,好,加载成功吴胜明热情地邀请记者成为她的微信好友。

采访中,一有空闲,她就娴熟地划拉着手机玩微信,说自己有100多个微信好友。

  我忙得已经停不下来了,这把年龄做公益,是另一种创业。

吴胜明说,天天从早到晚,除去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来忙公益。

忙碌之余,她还不忘看电视、看书、看报,知道时事,给自己充电。

  高跟鞋敲出嗒嗒的步伐,她仿佛真是一位八零后  女儿的遗愿,她还没达成  公益的道路,吴胜明走得并不平坦。

  今年4月份,西安当地媒体报道,80岁的吴胜明为还女儿遗愿,由她参与创办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在西安长安区子午镇台沟村开始营业,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专程赶来参加开始营业典礼。

劳模等四类特殊人群可免费入住该公寓,共可容纳120人。

  目前已经关了。

11日,吴胜明不无遗憾地说。

为何?她说,这家养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屋,想做好事,顺便吸引爱心人士投些钱,可并没获得资金上资助,就停办了。

  是暂时停办,还是彻底停了?面对询问,她讲解说,主如果天太冷,养老院设施不可以,不合适居住,天暖后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几日。

  吴胜明相信伴随老龄化加剧,养总是朝阳产业,而她投身养老行业更关键的缘由,则是到今天未了的心结想达成女儿的遗愿。

  她没存放女儿的遗书,只不过听其他人转述女儿的遗愿。

她到今天能明确地复述遗嘱的内容:你是一位有本事的母亲,从监狱出来后,多做善事,譬如,办养老院、孤儿院,给无家可归的爷爷奶奶和孩子儿,一个小小的家,假如你爱我,就用对我的爱,去爱他们吧。

  复述遗嘱的她冲口而出,特别流畅。

  到目前,我还没有达成女儿的遗愿。

吴胜明叹息。

她说,办养老院、孤儿院,需要不少钱,现在她在老年公寓挣的薪资,仅够保持我们的生活,名下两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开支。

要达成女儿的遗愿,或许需要5年,或许更长,她盼着有更多的爱心力量支持。

  吴胜明说,自己有三个名字:吴安娜,是老师给起的;吴如英,是家族名字;逃结婚以后她给自己改名吴胜明,就是相信,今天必然会胜过明天。

过好每个今天,明天也会更好。

  过去的伤与痛,现在是她开导其他人的良药  我是一位从不向命低头的不听话女人。

吴胜明总结自己,光彩的妆容背后,她的内心深处,仍有很难言说的痛。

  没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生活。

别看我在大伙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也会很难受回想当年东奔西跑打拼赚钱,极少陪老公和女儿,现在想来,吴胜明只留一声长叹。

  有关人士为吴胜明送来书法作品表达敬慕之情  两岁时离她而去的妈妈,后来曾想和她相认,吴胜明拒绝了:我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呢?她曾含泪质问。

  她也是妈妈,对女儿也有无限的愧疚。

女儿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儿没了,活着还有哪些意思?她说,是女儿留下的遗愿,支撑她走到目前。

而当年被拆散的初恋,也是她到今天很难释怀的心结。

她心里一直装着那个人,身边不缺想和她做老来伴儿的追求者,她却拒绝同意新的感情。

  她的手机铃声,是她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块慢慢变老。

80岁的她,依旧想拥有那种幸福和浪漫,期望能有一个人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

  当年的痛心和遗憾,现在会成为她和别的人交流时的话题,她会拿我们的教训来郑重劝告大伙:工作和家庭一样要紧,男性需要的不是赚钱的机器,而是需要一个老婆。

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维护好,肯定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站不起来了,不可以了呀,要进火葬场了12月16日下午,吴胜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时,一位76岁的偏瘫老太太对她诉苦。

  放宽心,像我一样,没心没肺地过吧,不要说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赶忙劝慰,又说起自己老公背叛、女儿自杀的遭遇,你有老公,有儿有女,不比我强?说这类时,她的脸上看不到伤悲。

  这家老年公寓里,住着100多位老人,绝大部分都是比吴胜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可以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个问候、开导一番后,吴胜明走出屋子,如释重负一般,说,每当看到他们,我又感觉自己非常富有,我还健康不是?还能为大伙忙活不是?  说罢,她挺拔的身材健步向前,高跟鞋敲出嗒嗒的步伐,留下戴着红色坤帽的高雅背影,仿佛真是一位八零后

 
关键词: 创业故事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就爱加盟网 - 招商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