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直入,做个比喻:淘宝网就是超级菜市场,优点是完全没成本,缺点是鱼龙混杂,很难在菜市场建设中高档品牌形象。
天猫就是大型购物中心,全都是店中店,得交场租费,最大优点是自收银注意,钱仍然是你的钱,没人中间插截留。
当当、亚马逊则是百货公司,不但得交场租费,还要忍受中央收款台收银,有账期好消息是这两家口碑很好,基本根据合同来,不拖欠账款。
聚美优品这种,仿佛屈臣氏,比较垂直做单一品类。
也得交场租,也得忍受账期,好消息已然是聚美也有商业底线,到日子了就结款,不玩阴的。
京东、苏宁则完全就是线下的国美苏宁啊!用长虹倪润峰的话讲,就是他们用品牌商的骨头熬油!合同就废纸一张!各种苛捐杂费外,毫无节操的账期耍赖,活活拖死中小品牌商。
基本的比喻说完了,说选择。
我怎么看,淘宝、天猫毫无疑问是主战场。
瞎子都要能看清,70%以上的中国网上购物发生在这里,莫非还有西瓜不要捡芝麻的道理?最重要的,即时天猫收你场租费,但货款牢牢学会在你一个人手中,只须买家确认收货了,你的货款一秒钟都不会耽搁,你下一分钟就能让这笔钱运转起来想当年,阿芙在2007年做商场专柜时,30家百货公司专柜,7家购物中心店中店,被百货公司拖得死去活来,完全就是靠那少数几家自收银的购物中心门店,天天能拿回来点儿现金,苟延残喘活过来的,哈哈。
(阿芙目前线下300家专柜了,仍然被很多拖欠,难受无比。
这个时候你不由得不信,马云在网络上,真的创造了新商业文明。
)现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
现金一断裂,企业就崩盘。
所以,淘宝、天猫的自收银模式,从理论上也应该成为你营收的大头。
为了分散风险,选择当当、亚马逊、或聚美优品,这类口碑还很好的平台,也是应该有步伐进行的。
比如聚美优品,近期一年崛起非常猛,搞个活动,阿芙在上面也能一天卖200多万。
这几个平台的流量非常优质,账期也还合理,以我的怎么看,应该拿出肯定的精力、人力、财力,慢慢去培养。
至于京东、苏宁,大家为什么说撤店就撤店?呵呵,第一,他们吹牛逼比卖货强,每天搞噱头,报纸电视露脸,其实呢,流量也就那样回事或者说,卖3C家用电器可能非常牛,但此外,譬如卖化妆品,把刘强东和张近东绑在一块,也不如个陈欧。
第二,我曾和小狗电器的老大檀冲檀爷聊天,他老泪纵横,给我讲当年怎么样壮士断腕从国美、苏宁全方位撤店凄惨啊!檀爷说,当年国美、苏宁还小的时候,和所有品牌商说,同志们,联合起来和大家走,咱们一块打败百货商场!推翻他们,咱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分田地给你们,不需要交租!而且医疗、教育、养老等等就都有着落了,大家全都负责!推翻旧世界,当家做主,你们就是主人!我靠,檀爷说,当时听着真激动啊!可是后来,旧世界是推翻了,发现,换来的新主人,更他妈魂淡!以前被商场盘剥,还是肉骨头没了,但有汤喝,换了国美苏宁,不要说汤了,喝汤的碗都给你没收掉!(后话是小狗电器转战淘宝天猫当主战场,连续四年成为网上吸尘器第一品牌,一年几个亿的销售额,一分钱都不曾被拖欠,吃香喝辣,好不自在!)所以啊,我的劝告是,京东苏宁压榨和拖欠提供商的本质,在基因里写着呢!一旦做大,你的命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好吧,即使你不听我劝,非要去飞蛾扑火,投靠京东、苏宁怀抱,也请肯定控制供货规模。
严格控制账期!设定止损线,一旦拖欠金额超越某个限度,坚决不再供货!说白了,你非要用身体温暖那条蛇,也请用脚脖子,别用心窝子。
最后,还有两个极品型选手,顺道也说说。
一种是团购类,不可不玩,不可多玩。
本着苍蝇也是肉原则,能卖点就卖点无妨,但绝不可多参与,不然,长期看来,货是卖掉些,品牌却毁了。
还一种是乐蜂网模式,他们董事长李静,访谈里反复强调过,乐峰自有品牌才是其核心策略,做平台是为了导流量这种呢,你得小心,由于一旦你卖得好了,她就会用她的自有品牌模仿你、替代你。
停止与你的合作,把你原来的顾客通通接手这是另一种版本的农夫和蛇故事你问了,啊?这还有底线么?嘿嘿,在中国做买卖,有底线的莫非不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