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一手捧红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等权威计算机报刊,同时扶持了腾讯、百度、360、搜狐、携程、当当、如家、物美等几十家重量级的IT公司。
毫不夸张地说,你可以想到的IT公司就有他的影子,他就是IDG中国合作伙伴熊晓鸽。
1956年,熊晓鸽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老军人家庭。
爸爸曾于1950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炸掉左腿,回国后转业后到湘潭钢铁厂当一名干部。
不幸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出身问题成天挨批斗。
爸爸怕熊晓鸽外出受欺负,就把他圈在家,时不时买点收音机、闹钟等小电器让熊晓鸽当玩具,所以熊晓鸽从小对物理特别有兴趣,动手能力很强。
不过,成分不好的熊晓鸽没资格当工农兵大学生。
1972年,为儿子的前途考虑,爸爸不到五十就办理了内退,让16岁的熊晓鸽顶职去轧钢分厂当了一名电工,也算圆了熊晓鸽儿时的愿望。
当时,湘钢是湖南第一大钢铁公司,钢城方圆十多公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多职工。
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人相当吃香,特别在钢厂,自来水、煤气等都不要钱,隔三差五还发米、发油、发面,熊晓鸽成天与一帮厂矿子弟在一块唱歌、拉二胡,日子过得飞快活。
四年后的1976年,四人帮垮台,隔年恢复高考考试。
当了4年工人老大哥的熊晓鸽忽然感觉常识分子的春季要来了,他决定抓住春季的尾巴。
要说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复习了2个月,1978年7月20日,仅有初中文化的熊晓鸽就走进考场,并一举考上了湖南大学习英语系,成为当年40.2万人的一份子,当年的高考考试录取率为6.5%。
假如我真的是一只早晨的鸽子,那样1977年高考考试就是早晨那第一缕阳光,驱走了所有命的阴霾,照亮了精彩生活的前路。
当时,同一届年龄差距将近10岁,不少同学上过山、下过乡,生活阅历极为丰富,比如日后鼎鼎有名的经济学家杨小凯1979年出狱后,就在在湖大数学系旁听了一年。
22岁的熊晓鸽从班上不少老大哥身上掌握了宝贵的生活经验,在湖大这个千年学府中度过4年极为愉快时光。
日后,熊晓鸽功成名就之后不忘回报母校,在湖大设立奖学金,掏900万修建游泳馆,并于2016年12月计划捐资1亿元筹办湖大艺术学院。
1982前毕业前夕,当时正好赶上第五次中东战争,外语基础甚好的熊晓鸽一下子对新华社的战地报道着了迷。
所以毕业后,熊晓鸽没留在湖大当老师,而到跑到北京当了两年英语翻译,并于1984年以3、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师从著名的朱教授,朱教授此前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东京分社都工作过。
读研期间,熊晓鸽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所以当其他同学做英语家教,挣快钱的时候,熊晓鸽则去新华社国际部实习,给中国日报写文学艺术方面的稿子。
不过,一个学生娃采访名人哪那样容易,他常常吃闭门羹,为此熊晓鸽非常郁闷。
1985年秋季,课堂上来了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一眼就相中熊晓鸽你做记者非常有潜力。
这个时候,熊晓鸽也收到周全的信件:快点来美国吧,只有在美国才能早日达成你的梦想。
周全是哪个?那也是一个学霸级人物,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大,后考入中科院大连化学习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
1984年国庆,熊晓鸽去大连旅游,通过同学介绍,他住在周全的宿舍。
湘军碰见淮军,自然英雄惜英雄,两人遂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兼买卖伙伴。
生活费不够如何解决?我借给你1000USD。
于是,熊晓鸽于1986年秋季,怀揣38元美金只身去了美国。
不过,到了美国,发现周全那1000USD根本不够,于是他一边学习,一边给人修排风扇、刷房屋。
据了解,熊晓鸽给杂货店组装自行车,最高纪录是一个上午组装15辆合金山地车。
仅仅8个月,熊晓鸽就拿到波士顿大学媒体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
今天,假如你有机会就读媒体传播学院就有福了!由于目前熊晓鸽不但该学院的董事,还设立了熊晓鸽新闻终身收获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
该奖学金很丰厚,拿到的同学再也不需要靠组装山地车赚取生活费了。
不过当时华人在美国却不好找工作。
所以1987年底,在导师的推荐下,熊晓鸽继续去塔夫茨大学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
到了1988年,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下属的《电子导报》要搞一份《亚太商业》,想找个兼职的每小时15USD。
在美国熬了2年多的熊晓鸽一听有钱赚,立马没心思读博士了,直接去卡纳斯出版集团,职位是记者,不过这次采访的阵地不在战场,而是硅谷。
尽管3年后升任主任编辑,并结识了一帮在美留学的哥们如张朝阳等,不过,熊晓鸽在卡纳斯却并不高兴成绩都是领导的,失误全是我们的。
就在那时,熊晓鸽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就是IDG的老大麦戈文。
熊晓鸽先后两次给麦老大当过翻译,首次是在1988年,中信集团的荣毅仁主席在弗莱彻演讲,会后,荣主席与麦戈文的见面由熊晓鸽做翻译。
第二次是给纽约的华人留学生作演讲,当时麦老大讲了一个5分钟的笑话,熊晓鸽只翻译了两句话,下面却掌声雷动,笑声不断,致使老麦相当佩服熊晓鸽的口才。
熊晓鸽当时的两句话是刚刚麦总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笑话,请大伙鼓掌! 老麦一生中与中国有缘,他30多年中去了中国120多次,平均每年要去四五次。
为何呢?最有名的一个段子是说 60年代中期,IDG投资的《计算机世界》的办公室在一家里饭店的楼上,天天下午4点半,编辑们的胃口就会按时被楼下中式快餐馆炒菜的香味勾起,然后快点截稿,所以美国的《计算机世界》从未误过刊期。
因此,老麦觉得中式快餐对《计算机世界》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1年冬季,卡纳斯要全方位撤出国内市场。
难道又要扔掉工作?熊晓鸽急了,他给老麦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
结果第二天,老麦就约熊晓鸽面议,原定45分钟的见面议了三小时。
最后,麦老大问熊晓鸽有哪些需要,熊晓鸽只了说一句可以直接向你汇报就可! 想想看,能直接向董事长汇报,不是部门老一直什么,那薪水还能低?果然,当时熊晓鸽的年薪是4.2万USD,老麦一出手就是5万USD,仅仅半年后薪水就涨到10万USD! 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正式加入了IDG,几个星期后就给了熊晓鸽2000万USD资本金。
熊晓鸽前脚刚刚加入IDG,后脚就开始忽悠周全。
两人是多年的死党,早先周全常常救济熊晓鸽,后来熊晓鸽在卡纳斯做记者有钱了,还在读博士的周全就反过来找熊晓鸽蹭饭。
听熊晓鸽这么一说,周全寻思我是一纯搞理科的,一没读过MBA,二没管过公司,行吗?熊晓鸽安慰他你聪明,肯学习,有激情,再说我也是不懂啊。
就如此,周全就稀里糊涂成了熊晓鸽的合作伙伴。
当年12月,两人回国,第一站去的是最有革新活力的深圳。
熊晓鸽、周全张罗了一桌饭局,把两人在湖大、中国科大、社科院的二三十个同学全叫上。
做什么?想请同学们帮忙探寻投资机会。
但在1991年,国内连网络都没几个人听说过,更不要说什么VC、PE、风险投资了。
当时,不少同学一个月薪资才120元人民币,而熊晓鸽却手握有2000万USD,不少同学犯嘀咕大家都是十多年的老同学,了解你不是骗子。
不过,你给我钱,等我把企业做好了,你还要退出去,这不是傻吗? 好几个同学吃完饭后,等熊晓鸽再打电话,干脆不接电话了。
两人只好灰溜溜跑到北京。
到北京倒是遇见不少侃爷,一听还有两个白痴主动送几百万钱来,那自然夹道欢迎搞点钱来花花哪个不想? 两人一听又害怕了。
于是1993年,两人又跑到上海,最后终于与上海科委达成合作,投资2000万USD成立国内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IDG技术创业加盟基金。
两年多的跌跌撞撞,熊晓鸽也总结出来投资三要点一是市场,二是商品,三是管理团队。
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
第一会看创业投资项目所处的市场是不是足够大。
熊晓鸽觉得,创业人士要找对河流,也就是在风口。
当范围非常小,创业人士又非常坚持的时候,需要舍弃,即使做到了市场第一,也不可以投,由于市场规模太小了。
第二看商品是不是够革新。
所投项目需要要有想象力,包含商品、技术、商业模式等具备独特的革新。
当时国内不少的网络公司主如果靠模仿硅谷的商业模式,熊晓鸽觉得后发优势也可以获得成功,由于国情不同,在美国做不成的,拿到国内就能做成,由于中国人多。
最后是看创业团队的实行力和应变能力。
需要要与创业人士反复交流,评估创业人士的健康状况,判断他学习力、考虑方法,熊晓鸽觉得羔羊一样的创业人士坚决不可以投。
要说熊晓鸽还真是一员福将,面相好。
虽然国内异常坎坷,但墙里开花墙外香,IDG亚太区的其他国家形势一片大好。
到了1992年9月,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8年的港台市场开始盈利,最后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新一任的亚太区总裁。
当然,那两年熊晓鸽国内最大的收成就是悠忽到章苏阳、王功权、过以宏等7人加入,并首创合作伙伴制,形成日后IDG的九大金刚。
当时,章苏阳心想反正工作也不好找,我兜里一分钱没,光脚的难道还怕穿鞋的?王功权倒是刚刚从海南挣得几十万逃回北京,不过对VC也是个门外汉只须不从我兜里掏钱,其他都好说。
1994年前后,每年老麦到中国巡视的时候,熊晓鸽一直提心吊胆怕他忽然一灰心,收回所有在中国的投资和预算。
可老麦依然谈笑风生,对熊晓鸽等几个人的薪资一分钱没少发,熊晓鸽百思不能其解。
2011年11月6日,IDG中国 成立20周年时,熊晓鸽终于忍不住了当年你老为什么敢把几千万USD赌在我这个毫无经验的人身上?麦老大哈哈一乐你都敢拿我们的青春来赌,我赌点钱算不了什么? 既然老麦那样信赖,熊晓鸽决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怎么样破局呢?记者出身的熊晓鸽略一寻思,就决定舍弃先前零打碎敲的做法,改用高举高打的套路。
2001年,熊晓鸽在深圳举办一个IT投资平台,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邀请了不少海外风险投资大腕,包含麦戈文。
更要紧的是,熊晓鸽还请到了时任电子工业部主管计算机的一位司长。
结果投资平台大获成功!平台结束不久,熊晓鸽就接到电子工业部的电话,邀请他为电子工业部司局以上领导做一次风险投资的介绍,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胡启立居然也出席了讲坛。
后来你了解的,IDG立刻驶入快车道,熊晓鸽成为出境最高的风投人物,以至于到后来,没熊晓鸽参加的网络平台就是草台班子。
需要投的项目多了,九个合作伙伴一商量,决定广收薄种单个项目资金控制在百万之内。
2005之前,IDG一共投了四五百个项目,基本上 该投的都投了碰见的不是大腕就是二腕! 最早投的是搜狐。
1997年底,张朝阳基本上花光了尼葛洛庞帝早期的17万USD,后来找朋友借的10万USD过桥贷款也烧得差不多了。
如何解决?张老大忽然想起了在美国海关给他唱《送战友》的熊晓鸽,老友自然不可以含糊,后来熊晓鸽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公司一块投了搜狐220万USD。
随后就是腾讯。
当时,国内的ICQ以1亿USD卖给AOL,小马哥心想作为ICQ的汉化版,总该值点钱吧他把商业计划书反反复复改了六个版本,不料找了一圈,出60万都无人买! 熊晓鸽得到消息后,大骂这帮不识货的家伙,太实惠了!他连夜拉着电信盈科的李泽楷,于2000年上半年,一家出110万美金,两家各拿下腾讯20%股权。
20%的腾讯股权是什么定义,要留在目前价值3800亿! 接着就是百度。
2000年初,百度上线后,缺钱缺得厉害,李彦宏着急上火,到处探寻A轮筹资。
好在那年夏季,就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前,李彦宏在恒基中心IDG公寓里获得了IDG的150万USD,百度因此安然度过了寒冬期。
假如当时熊晓鸽凡是有半点犹豫,估计百度就不是日后的百度了!5年后,2005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为IDG带来了高达1亿USD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近100倍! 熊晓鸽及其IGD资本的投资清单还有360、盛大、携程、当当、如家、物美、完美时空、易趣、3721、车商融等300多家,基本上等同于中国IT界。
IDG第一只基金1993-2003年每年平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1999年-2005年回报率超越40%,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USD,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USD。
据估计,仅2006年之前IDG投资过的企业市值峰值就超越3万亿。
于是IDG火了!IDG就等于TMT,IDG就等于VC,VC就等于IDG。
于是熊晓鸽火了!熊晓鸽就等于中国VC第一人,熊晓鸽就等于中国VC拓荒者。
熊晓鸽一火不要紧,软银亚洲的阎炎来了,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来了,汪潮涌、徐新等一大拨海龟VC都来了。
阎焱曾说过我给熊晓鸽做托不少年。
原来有一段时间,IDG常常做第一轮,翻了四五倍将来再卖给软银做第二轮。
但更多的海归风投如沈南鹏一样,成功做过企业,对高科技、网络很了解,资源整理能力很强,拥有超牛的与国际资本的对接能力。
同时,国内一批早期创业成功的创业家开始组团介入网络早期投资,如雷军、徐小平等人,他们距离创业人士更近,脚步更轻盈。
面对角逐日益白热化的风投行业,2005年将来,熊晓鸽投资风格有所变化,他开始对遍地撒网式的投资进行改良,不拼抢热点项目,不盲目推广竞价,开始走深耕细作的套路。
从有关数字可以看出,2005年将来,IDG资本的退出项目共60起,但2005年之后投资退出的仅为25起。
期间,不乏91无线、小米、搜房网等大手笔,包含传奇影业、暴风科技、周黑鸭、宜信、美图秀秀、猪八戒网、找钢网、金山云等优质项目,有超越30亿USD估值的蘑菇街、超越10亿USD估值的贝贝网等等。
不过,对于早已功成名就的熊晓鸽来讲,投资一家牛轰轰的公司才会有更大的快感。
2006年将来,在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流的第二波网上创业潮中,熊晓鸽确实忽略了网络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比如刘强东创办的京东。
其实1999年前后,阿里巴巴的马云过去找上门来,不过当时IDG已经在电子商务范围投了8848、慧聪和Made in China,所以马云只能落寞回到西湖边上一个人痛苦。
16年后,得知马哥以2000亿的身价高高在上,估计熊晓鸽对昔日爱搭不理,今日叫你高攀不起那句话领会异常深刻。
痛定思痛,近期两年,熊晓鸽笃信敢于豪赌的人一直通吃,他开始提前布局九零后。
2016年8月,IDG资本宣布成立一只1亿USD规模的九零后创业基金。
近几年IDG在AI、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电动车、生鲜、母婴、奢侈品、时髦、淘品牌、海淘、B2B垂直、社群经济乃至微商等范围都有布局。
所投九零后的项目中包含卡通头像DIY、移动社交工具脸萌、弹幕类视频网站Bilibili、一块唱、POI在线教育、年轻开发者社区Segment Fault等等。
熊晓鸽期待在九零后创业人士中找到中国的扎克伯格,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泡在九零后的人群中,参加一些电视台搞的创业节目要投资一个行业,必须要亲自试水,不然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
今年1月19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IDG资本联合泛海控股全方位回收IDG集团。
买卖完成后,IDG资本将成为IDG投资业务的控股股东。
创造过无数传奇的熊晓鸽再一次以这种传奇的品牌传递方法,向麦老大致敬在将来,大家将继续传承麦戈文先生的理念与精神财富,持续关注公司业务与人才的可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