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须用心,到处都可发现商业机会。
重庆某广告传媒公司总经理王述祥就是典型例子。
2年前,他还是海量工薪族中的一员。
平常没事就爱推着手推车逛 超市 ,就是这一喜好,让他发现了巨大商业机会。
以下就是王述祥的讲述!讲述人 重庆某广告传媒公司总经理 王述祥没想到,当家庭妇男也可发现赚钱的机会。
2年前,我在湖北武汉,就是海量工薪族中的一员。
平常没什么喜好,我最喜欢下班后推着手推车逛 超市 ,然后自己回家做饭,是个典型的家庭妇男。
久而久之,我发现手推车的把手上,忽然有了一些变化。
原本裸露的一辆辆手推车上,正面、两侧都被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广告。
来到重庆工作后,我发现 超市 手推车上光秃秃的。
这个发现,让我忽然意识到:完全可以把武汉的那套搬到重庆来!就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想法,让我目前不只跳出了上班一族,每月甚至有了60万元左右的收入。
逛 超市 逛出个金矿最开始在武汉发现 超市 手推车广告后,我只不过感叹:目前的广告真是无孔不入!一年前,我辗转来到了重庆后,虽然工作变了,但喜好却一直没变,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慢慢逛 超市 。
逛了几天重庆的 超市 后,我发现 超市 手推车上面特别干净,居然没广告。
当时我就想:大概重庆的 超市 手推车广告市场还是空白。
发现这个信息后,我走遍了重庆主城区的各大 超市 。
一家没,两家没,所有些 超市 都没。
这个时候我很激动,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机会。
但说起来非常不错笑,我虽然发现了机会,但并没实质操作的经验。
如何解决?当时我很矛盾,一方面怕市场被其他人抢了,其次自己确实又没这个能力来经营。
最后,我下定决心,立刻到其它城市学习。
回武汉打探商业机会情报当时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既然武汉场已经成熟了,我完全可以直接去学习那边广告企业的做法,直接搬到重庆来,这也是当时我能想到最快回来抢占重庆场的方法。
回到武汉后,经过一番打探,慢慢地搞懂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整个操作并不复杂,单个手推车不是媒体,但几百几千部手推车所形成的互联网,就是媒体了。
一个 超市 就是一类产品的市场,商品陈列,本身就是一个传播产品信息的途径。
这里的消费群体多具备肯定的购买力,消费群体以20~35岁的青年居多,还有部分是有肯定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与品牌顾客目的消费人群相匹配。
把广告框加在大型 超市 手推车上,事实上就是做一个流动广告。
超市 客流量大,购物车作为 超市 购 物的辅助工具,天天都会反复与很多买家亲密接触,无论是哪个,都可随便看到上面的广告。
与车载广告等途中媒体相比,手推车广告的诉求目的更为直 接,命中率更高。
来自广告市场的一份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者表示关注过手推车上面的广告,表明这种方法做广告并不叫人反感。
300多家 超市 成广告载体重新考察市场后,2009年5月,我返回重庆注册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
这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完全照着其他城市的成熟模式来运作。
第一我跟 超市 签订协议,最开始我选择了离公司近期的重客隆 超市 永川店。
走进 超市 大门时,我脚都在发抖,对于和 超市 合作,我空有理论,一点实质操作经验都没。
在门口徘徊了两步后,我鼓起了勇气,既然来了,就必须要拿下。
哪个了解,跟 超市 方衔接的过程出乎预料的顺利, 超市 负责人在我的引导下,看了其他城市的推行策略和成就后,立刻就发现了这个根本不出力就能赚钱的机会。
当时就敲定了合作计划。
在协议中,大家约定,广告公司可以借助 超市 手推车的正面扶手地方及车身两侧,张贴低于车身大小的商品形象广告,给 超市 肯定收益分成。
解决第一家后,争取其他 超市 就容易得多了。
在一个月之内,南坪的重百、新世纪、重客隆、好又多等相继跟我签订了协议。
此后,我以南坪为主城起点,向其他区扩张。
到目前,已经有300多家 超市 跟我签订了协议。
月薪60万电影院也来了最开始,我探寻的广告顾客都是已进驻 超市 的商品为主。
比如统1、康师傅、王老吉、五粮液等。
跟我预想的一样,起初广告顾客并不理解,觉得买家在 超市 购物,总是都直接看货架,并不关心手推车上贴着什么,真的去买广告上商品的恐怕不多。
最后,我是用外地的很多事实来讲服顾客。
譬如,我引用了北京和上海区域的统计数据,在一个大型 超市 ,按发布时间三个月计算,所投的广告不少于200万人次观看。
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要达到同样的成效,广告顾客需付出5倍以上的成本。
目前,我每一个月的经营收入能达60万元左右,市场还在持续的扩大当中。
现在受户外广告大面积拆除的刺激,手推车广告的业务量也大幅增长。
连 超市 以外的顾客也开始关注手推车这个广告市场。
比如,万达电影院就已跟我签订了投放广告的合同。
但伴随市场的渐渐扩大,角逐对手也来了,近期我就收到消息,不久之后,西安的一家广告公司也将进入重庆。
从我的经验看,日常时刻都存在着大量的赚钱机会,就看你筹备好没,即便是照搬照抄只须可以赚钱就好。
专家点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懵懂的人来讲,模仿是效果最好的起步方法。
获悉靠模仿获得成功的案例后,重庆大学教授、重庆中小微型企业孵化中心副主任金杰说, 对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创意经济、新媒体形态起步较早的区域来讲,重庆的有关产业都还在起步阶段。
要想在这种起步阶段发现能长久存活的商业机会,最简单 有效的存活方法,就是对他们成功模式的模仿。
但模仿也要讲究办法,并非单纯地模仿商业模式表现方法,而是要深入地知道收获这种成功模式的精髓,再结合重 庆自己市场的特征来开发,这才不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