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Microsoft就是由于缺少资金扶持?中小微型企业上了创业板就成长为大企业?如此想真是太纯真无邪了!华裕达不无忧心地说,这个见证中国创投行业从无到有些元老级人物,在创业板面市之前还是忍不住要出来讲两句不中听的话。
在上个月写给中国证监会的《关于对创业板上市管理方法征求建议稿的什么时间建议》中,作为上海创投协会会长的华裕达说,怎么样分辨出有扩张成功可能性的企业,并确保其上市后的成功,是上市管理方法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从创投机构的角度出发,他提及非常重要的两点建议:优先考虑有专业投资机构和专业投资家参与的创业企业上市;二是建议以创投机构在企业前的投资存续期,抵扣一年的禁止售卖期。
这类建议,来源于华裕达16年喜忧参半的创投生涯。
见证上海风投业
华裕达1992年出任上海科委主任,领衔华东区域首个创投机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回顾这段历史时他说,从风险期进入扩张期的企业约为30%至40%;能通过扩张而做强的企业更少,真正做大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了。
1993年上海政府想要找一个有运作经验的人,这就引出了上海科投与IDG各出1000万USD成立太平洋投资公司一事。这段中外资本的联姻到今天为人津津乐道,可华裕达却说,目前看来当时的考虑不够周全,这是由于当时国内的法律环境远未达到合资的需要。
在中外合资的背景下非常难筹资,所投的20多个项目大多数都没成功,公司亏损了好几千万元人民币,这让华裕达很无奈。其次,国内对风险投资的理念也不知道,企业自己也不了解要怎么样估值,转化股权时又怕担上贱卖国有资产的骂名。
直到1999年,上海颁布了十八条,一条让投资人和管理人相离别的高招委推广托管理也引进中国。当年上海政府斥资6亿元人民币成立上海创业加盟公司时就是根据委推广托管理来推行的:投资人是政府,管理人是上海创投。
2025年4月,从上海创投公司董事长职位上退下后,64岁的华裕达又联合另外4位上海创投业的专业人士,成立了上海创业加盟管理公司。其中,上海创投公司占30%的股份,5位合作伙伴平均拥有另外的70%股份。创投管理公司旗下现在管理4个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仅5亿元,共投资了50余个项目,包含上海生物芯片技术公司、上海杰事节新材料和预言软件等公司,其中三瑞材料和睿星基因等项目已经达成退出。
近日,华裕达亲自主阵,由上海创投管理公司出面又和其他合伙人成立了盈创投资管理公司,这将是一个完全民营的投资管理公司,现在正在募筹资金。据介绍,以后,创投管理公司还将成立更多民营性质的投资管理公司。投身上海创投业16年,华裕达最大的愿望是可以为当地创投行业培育出更多的出色团队。
生物医药的机会
人才外流可能是出色管理团队的一大天敌,尽管华裕达有着如此的遗憾,但他很坦然地承认,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所以大兴向外资企业跳槽之风,与勉励机制无关,而是由国有资本与商业资本完全不同的天性所决定的。
无论是上海科投还是上海创投,在如此纯国资的背景下,有着非常强风险投资理念的年轻人才俊不可能甘心长期驻守。缘由之一是国有资本不像商业资本那样可以无限制地进步,政府不可能常常为其注资;二是运作国有资产的整体思路不是为了盈利,即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讲,国有资本介入风险投资只不过起引导有哪些用途,绝不是真正从事二八原则的盈利性投资。
生物医药是2025年纳斯达克市盈率最高的产业之一,业内人士觉得次贷危机会逼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来中国探寻项目。但华裕达觉得,国内同行的重压不会陡然增加,由于这类尝试进入中国的外资基金不了解怎么样在国内法律环境结构中运作,不了解怎么样向人民币基金转型,或者根本不了解去什么地方找一个合伙人。
上海创投在生物医药范围一共投资了10个项目,现在已有7个退出,其中6个卖给外资公司。像睿星基因、瑞广科技就分别进了日本和法国公司口袋。
政府投资的目的本身不是赚钱,上海创投直到今天日的资本总额已突破60亿元。不过华裕达最遗憾的还是:真正有影响力的当地创投平台少之又少。
华裕达说,企业总是没能力独立担当研发的重任,情愿生产仿制药,非常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革新。而那些获得政府扶持的制药公司,如泽生科技,该公司去海外做临床实验就需要上亿元,即便在国内也需要好几千万元;这无论是上海创投,还是其他的当地创投公司都很难帮助其完成。
资金帮助
大型中后期企业的估值更高,需要的投入也更多,在华裕达看来,依赖政府产业基金推进那些大型项目的开发借助或是可行之道,
但现实问题是,国内创投常见规模较小,产业基金的数目又不够。
全国产业基金只有6只,2只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分别在四川绵阳和江苏苏州,在上海落户的是金融产业基金;但华裕达觉得,可以用基金运作的方法成立投资公司,即便用委推广托管理的方法成立让出资人和管理人离别。不过投资人让管理公司委推广托管理,和基金公司直接运作基金还是有所不同。从法律上说,一旦出现纠纷,被追究的是出资方。
而创投资金规模过小对投资管理人来讲是不利的,这是由于投资和基金运作也需要本钱,海外大基金中每一个合作伙伴起码要管1000万USD,如此抽取2%还能保持平时开销。
依据创业加盟的进步规律,创投业需要打造以下几种机制:一是打造风险投资管理机构来评估和推荐项目,并同意投资者的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二是实行基金制,打造风险投资基金,拟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便从国内外和民间吸收资金;三是打造包含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风险投资投入、运行和退出的机制。
在退出机制方面,华裕达觉得国内退出途径还有待健全;不过真正的风险投资通过上市退出其实极少,在美国该比率还不到20%,缘由之一就是一些进步还不成熟的中小微型企业离上市条件还有段距离;另一个缘由则是美国兼并回收活动很活跃,一些大型企业常常回收有革新成就的小企业来维持我们的行业地位。但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本身就不多,法律环境的种种审批也让兼并回收不可以顺利进行。
华裕达说,现在中国还处于第一阶段,但大家可以并行着走,不可以等到什么都安排好了再行动,那样会付出更高的机会本钱,重点在于采取适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