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创业指导 » 正文

25岁小伙校园网上开店 曾一天卖12000多双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08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549
核心提示:今年3月12日这一天,王蓬松在淘宝上卖了12000多双鞋,创下了他自主创业开网店日营销量的历史纪录。...

今年3月12日这一天,王蓬松在淘宝上卖了12000多双鞋,创下了他个人创业网上开店日营销售量的历史纪录。

  1988年生的王蓬松,今年25岁,但网上开店已经有3年多时间了。

2010年中期,当他还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电商专业一名大二学生时,就开始试水开网店,尝式个人创业。

几年过去,现在他已将店铺做的风生水起,雇用职员18名,从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名店铺小老板了!  校园创业弄潮儿  王蓬松出生在安徽亳州农村,昨天记者见到他时,第一印象是长的结结实实,粗线条的脸廓,虽少了南方男子的清秀,却有着北方汉子的硬朗。

他说,自己今日小有收获,还要从几年前自己是在校大学生时,创业弄潮开始说起。

  王蓬松大二那年,个人创业的风气在芜湖职业技术校园里卷起,那时,很多的青年在创业大潮的推进下,都产生了创业的愿望。

王蓬松所在的电商专业班,在个人创业中更是冲在前,这是由于所学的专业常识,给他们个人创业带来了便利:网上开店非常时兴,而且本钱不高,对穷学生来讲,非常对路!当时,全班70多名同学,大多数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开起了店铺,他成为当中的一员。

  网上开店虽说本钱需要低,但也要近3万元。

王蓬松拿源于己平常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奖学金、生活费等,再加上向朋友借,一共才筹到10000多元钱,缺口还有不少,没其它方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向在土地里刨食的爸爸妈妈寻求支持。

虽然家贫寒,但爸爸妈妈获悉我们的儿子是在干正事时,仍毫不犹豫地东拼西凑给他汇来了15000元钱。

开办店铺的资金基本到位,王蓬松除上课外,其余时间便全部投入到筹措店铺的事情上去,非常快,他的店铺便开张了,专营鞋类。

  缺少资金缺少职员,啥事几乎都要自己亲自动手。

王蓬松的店铺开张前什么时候,因为少知名度少投入,天天接到的单子极少,只有二三十单,但所花的精力都几乎是我们的全部,一天24小时除去需要的吃饭和休息,其它时间几乎全部扑在网上。

那种辛苦是没开过店铺的人很难想像的。

也正由于艰苦,班上与他同时网上开店的同学,几个月后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

但王蓬松却咬紧牙关坚持着,业务终于开始由凉变暖起来,到了开始营业的第8个月,他统计了一下,已做了10000多单,我们的店铺被愈加多的买家关注。

  离校后两度搬迁  伴随店铺买卖好起来,王蓬松离毕业的日子也愈加近。

芜湖职业技校学院(北校区)离市中心较远,也离得远远的拿货的批发市场。

接到的单子多了,拿货距离远给他带来了不少不便,他思前想后,下定决心将店铺办公场合迁到城南的澛港大市场。

  原本以为当时澛港大市场的房租低,生活本钱不高,还能在大市场里便捷地组织进货渠道。

但搬过去后,王蓬松才发现很多不便。

大市场坐落于城乡接合部,商户经营理念比较守旧,他在洽谈业务时,批发商对店铺这个新生事物很难理解和同意,支持和合作的愿望比较低。

加上网上开店需要准时将我们的商品形象挂上店铺,但澛港一带缺少摄影专业服务机构和职员。

于是没多长时间,王蓬松又将我们的店铺工作场合,搬到了银湖路上的吉和大市场。

  2011年8月迁入吉和大市场,工作环境改变了一些,找摄影服务机构和职员也相他们便了很多,但在进货渠道组织上仍存在着与澛港大市场一样的困难。

批发商缺少营销推广的理念,不会店铺经营的步骤和程序,一旦王蓬松的店铺接到很多的订单时,到市场上非常难准时组织到货,不止是数目不足,更在于式样和货码不齐。

  王蓬松说,这也怪不能市场上的批发商们,他们依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进什么货卖什么货,老主顾来批发,每次数目都不会不少,因此批发商每次的拿货量也不会非常大。

但店铺就不同了,有时一天订单会接到数百份、数千份,而且顾客分布在全国各地,发货的时间非常紧,需要尽快将货快递到顾客手中才能取得回头客,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批发商那里的进货渠道,就愈加不能满足店铺经营者的需要。

  店铺的买卖越做越大,为了尽快打破这个制约进步的瓶颈,王蓬松决定绕开批发商,直接到生产商组织进货渠道。

 
关键词: 网上开店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就爱加盟网 - 招商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